北京市律師事務所 律師網站          
 
 

企業法律顧問專題 >> 有限責任公司

審理公司訴訟案件司法實踐中的基本原則

日期:2012-05-19 來源:公司律師網 作者:. 閱讀:1489次 [字體: ] 背景色:        

(一)尊重章程自治原則

新《公司法》的重要變革之一就是:按照私法自治的原則,把公司法的一些強制性規范修改為任意性規范,減少法律的強制性干預,增強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和自治。對此,實踐中應注意把握三個方面。

1.不要輕易否定公司章程的效力。一般而言,公司章程的內容包括絕對必要記載事項、相對必要記載事項和任意記載事項!豆痉ā返25條、第84條分別規定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絕對必要記載事項是公司法對公司章程這一內部契約的限制。但是如果該事項存在欠缺或是瑕疵,原則上可以由當事人協議補充或根據有關規定予以補救,而不必然導致公司章程無效或解散公司。輕易否定公司章程,不僅會使業已進行的公司行為變得更為復雜,并加重股東責任,而且有損于債權人利益,影響社會經濟的穩定。2.注意區分公司法的任意性規定和強制性規定。新《公司法》就眾多公司內部事項作出了任意性規定,如表決權的確定、紅利的分配方式、出資的估價、股東大會和董事會的權利劃分、對外投資和擔保等。對于任意性規定公司章程原則上均有權予以變更,人民法院不得干涉。3.尊重公司正常的商業判斷和商業行為的原則。公司作為商事主體,其商事行為和經營判斷應主要受市場杠桿的支配和調節。只要無礙于交易安全、社會穩定,人民法院即應尊重公司依據商業考慮獨立決定自己的事務,尊重他們的意思表示自由和民事行為自由。只有對于那些涉及到組織健全、交易安全的問題,諸如控制股東、董事以及高級管理人員濫用私法自治而導致公司法律關系中當事人的權利和合法利益受到損害的情形,人民法院才能依法干預。

(二)窮盡公司內部救濟原則

公司訴訟案件大都涉及公司的成長與發展,而無論有限公司還是股份公司,都是不特定多數人的集合,這使得公司訴訟案件的影響一般較大,在審理案件時,人民法院應注意挖掘解決糾紛的公司內部途徑,維護公司內部的穩定與和諧。

1.要注意有關前置程序的規定。新《公司法》在許多訴訟制度上都設計了前置程序,要求必須窮盡公司內部救濟方式后才能通過司法途徑解決,這在審判實踐中應注意把握。例如。提起股東代表訴訟的,股東必須首先請求公司治理機構向危害公司利益的不當行為實施者主張賠償,在請求遭到拒絕或公司治理機構消極不作為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才應受理。又如司法解散公司訴訟中,只有公司僵局通過其他途徑確實無法解決的時,人民法院才能判令解散公司。2.要注意做好案件調解工作。如果將公司比做一個大家庭,公司訴訟糾紛則多為家庭內部糾紛,正如審理離婚案件必須進行調解的原理,公司訴訟糾紛案件同樣應當注意作好調解工作。這樣既可以尊重公司出于內部運營的需要自己處理事務的意愿,也會緩解股東之間、股東與公司之間的矛盾,有利于公司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普通商事案件的調解一般不涉及當事人以外的其他人,公司訴訟糾紛案件則不同,在調解過程中當事人的調解或和解結果可能會損害其他主體的利益,因此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調解或和解方案應進行必要的審查,慎重調解。

(三)內外有別原則

公司訴訟糾紛從法律關系性質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股東之間、股東與公司之間以及股東、公司與公司管理人員之間的糾紛屬于內部關系,股東與第三人之間、公司與第三人之間的糾紛屬于外部關系。審理公司訴訟糾紛案件要注意對內部關系與外部關系的區分。具體應把握好以下兩點:一是在案件處理程序上,應堅持“先外后內”的原則,即先處理外部關系,再處理內部關系。例如,在因為部分發起人的過錯而導致公司設立失敗情形,全體發起人應首先共同就設立債務向第三人承擔連帶責任,然后再向有過錯的發起人追償。二是在處理內部關系時,應堅持民法規則優先適用,以公平正義原則為準繩。在處理外部關系時,則應優先適用商法規則,要側重于保護交易安全和流轉秩序,促進效率與效益。

(四)保持各方當事人利益平衡的原則

公司訴訟糾紛牽涉股東、公司、管理人員以及債權人等多方主體的利益。在審理案件中,遇有法律空白或盲點問題時,應以利益衡量機制為自由裁量的標準,注意保持和維護各方主體的利益平衡。當各方利益無法兼顧時。應按照以下原則進行取舍:當股東利益與債權人利益發生沖突時.優先保護債權人利益;當股東利益與公司利益發生沖突時,優先保護股東利益;當股東之間利益發生沖突時,優先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

(五)維護社團關系穩定性的原則

維持商事主體和圍繞商事主體發生的法律關系的穩定性,是包括公司法在內的社團立法的一個根本價值取向。公司作為社會團體,所涉及的利益主體多,法律關系復雜,社團關系一旦不穩定,極易產生大量的社會問題。審判工作中,處理公司訴訟糾紛案件,應注意盡可能地使公司成立有效,使公司已經成立的行為有效,不輕易否認公司已經成立的行為,不輕易否認公司的法人人格、不輕易使公司股東直接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不輕易判決解散公司,注意保持公司內部各種法律關系的相對穩定。

(六)堅持商法的外觀主義原則

公司法屬于典型的商法,公司訴訟糾紛屬于典型的民商事糾紛。因此在審理該類案件時應注意商法規則的適用,如交易安全、便捷原則、公示原則,外觀主義原則等。新《公司法》第33條規定,公司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該規定所賦予工商登記的公信力就是外觀主義的根本體現。公司應當將其股東、資本等基本情況以法定的形式予以公開,使相對交易人周知,相對人不承擔因公司外觀特征不真實而產生的交易成本和風險。例如,股權轉讓后未變更工商登記前,轉讓人又將股權再度處分的,人民法院原則上不得認定處分行為無效。



掃描左邊二維碼手機訪問

分享到微信

1. 打開微信,點擊“發現”,調出“掃一掃”功能

2. 手機攝像頭對準左邊的二維碼,打開文章

3. 點擊右上角分享文章




特別聲明:本網站上刊載的任何信息,僅供您瀏覽和參考之用,請您對相關信息自行辨別及判斷,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本網站部分內容轉自互聯網,如您知悉或認為本站刊載的內容存在任何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網絡服務提供者或進行網上留言,本站將在第一時間核實并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聯系電話:15313195777。


 
18禁止进入1000部高潮网站